小暑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,于每年公历7月6-8日交节。暑,是炎热的意思,小暑为小热,还不十分热。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,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,民间有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之说。
小暑开始进入伏天,所谓“热在三伏”,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,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时段。季风气候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,夏季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,多地高温潮湿多雨。
在过去,中国南方民间有小暑“食新”的习俗,“食新”是将新打的米、麦等磨成粉,制成各种面饼、面条,乡邻分享来吃,表达对丰收的祈愿,同时这些新货也准备一份祭祀祖先,恳请保佑风调雨顺。
北方头伏吃饺子
在中国北方地区有“头伏饺子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”的说法。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,伏日人们食欲不振,往往比常日消瘦,俗谓之苦夏,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。
小暑节气高温酷暑,湿度也大,人体容易受湿热邪气的侵袭,出现疲倦乏力、头身困重、食欲不佳、脘腹胀满、泛酸腹泻等症状。在饮食上要注意饮食不节、饮食不洁、饮食偏食等不良习惯,既要注意清热祛暑,也要注意健脾化湿。
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、气血生化之源,主司运化饮食及水湿。饮食上可多选用荷叶、冬瓜、苦瓜、绿豆、赤小豆、白扁豆、薏苡仁、茯苓等清热利水、健脾祛湿的食材。
小暑时节人体阳气旺盛,但因气候炎热,耗能较大,又容易引起阳气外泄太过。要遵循“春夏养阳”的养生原则,小暑节气就要做到“少动多静”,每天应作息规律,劳逸结合。
可在清晨或傍晚至湖边或公园进行散步、太极拳等运动,游泳、瑜伽也是极佳选择,游泳可消暑健身,瑜伽可安神养性。无论选择何种运动,切忌运动后大汗淋漓,容易耗气伤津。
在没有空调和冰箱的古代,人们靠的是通风、少动、调节情绪等方法应对暑热。心静自然凉,调整身心,才能更好地度过炎炎夏日。小暑时节,气候酷热,容易烦躁不安、爱犯困、少精力,故而应该保持心态平缓。
1、春玉米于开花后20~25天、花丝顶端转褐色、籽粒饱满且能挤出乳状液时适期采收鲜食玉米;夏玉米中耕培土,长势弱的田块可提前在拔节期施壮秆肥根据土壤墒情灌水防旱;
2、早稻处于灌浆后期,早熟品种在大暑前就要收获,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。单季晚稻正在分蘖,应及时施好分蘖肥。水稻浅水分蘖,看苗施好分蘖肥或平衡肥,及时防治灰飞虱、条纹叶枯病、二代二化螟、纹枯病、稻纵卷叶螟等;
2、春花生适时化控。夏花生在主茎高达35~40厘米时,每亩用壮饱安20克兑水30公斤茎叶喷雾,化控防徒长;
4、春甘薯在地表被拱裂缝时进行追肥,促进根茎膨大,防治地下害虫,注意中耕除草,排涝降渍。夏甘薯及时追肥、中耕,注意排涝降渍,防治甘薯天蛾、斜纹夜蛾、造桥虫等害虫。
1、小暑节气天气多变,要做到旱能浇、涝能排。
2、高山四季豆、辣椒、茄子逐步进入采收期,做好适时采收,做好排水防涝和防旱工作。
3、采摘期防治病虫害注意选择低毒低残留农药,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。
1、葡萄、西瓜等果实进入膨大期,需加强水肥管理;葡萄果实膨大期到转色到成熟,肥水的管理为第一重要事项,稍不注意,转色不良、烂果、裂果等都会找上门。注意控水,排涝等工作,为生产高品质的葡萄做最后的努力。
2.小暑高温高湿,柑橘病虫害易高发。要及时修剪促梢,注意柑橘锈壁虱、潜叶蛾、粉虱、矢尖蚧、沙皮病和炭疽病等的防治,注意抗旱防涝。
该产品采用FLEX特有的工艺技术生产的浓缩清液型肥料,具有纯度高、全水溶、含量高、营养全、混配性好等特点,充分协调元素间的相互关系,可快速补充作物所需各种养分;特别添加公司自主研发的作物促生长因子,养分吸收快、运输快、利用率高,提高作物品质、产量。
使用时期:请根据作物养分需求在各生长期内灵活使用。
滴灌:2-3L/亩,10-15天使用一次,苗期稀释600-800倍,其它生长时期稀释300-500倍;
冲施:3-5L/亩,10-15天使用一次,苗期稀释600-800倍,其它生长时期稀释300-500倍
2、注意事项
使用前请充分摇匀!5℃以下少量析出结晶或颜色有轻微变化,属正常现象;存放于阴凉干燥处,避免让儿童接触或污染食品;本品兼容性强,可与多数农药和肥料混用,但混用前需进行小范围实验;叶面喷雾时应避开高温、大风及下雨天气。
广泛适用于草莓、番茄、葡萄、柑橘等。
二十四节气与农耕生产息息相关,老人说“小暑节气能预兆旱涝”,那么今年小暑后雨水多吗?
“雷打小暑头,四十五天不用牛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如果小暑节气这天下雨并且打雷,那么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雨水就会比较多,土壤过于泥泞,耕牛就无法下地耕作。这里的“四十五天”并不表示具体的天数,而是形容持续下雨的时间比较长。
小暑时节出现雷雨天气,说明副热带高压的北脊线与中高纬度的冷空气在交汇,会带来持续性的降雨,这也预示着接下来的三伏天雨水会比较多。
农村还有句农谚叫“小暑一声雷,要做七十二个野黄梅”,这句农谚的意思和上面一句类似,说的就是如果小暑节气打雷下雨,那么接下来就会出现降水次数频繁的连阴天气,俗称“黄梅雨”,黄梅雨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冷暖气团在持续交汇,从而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。